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歡慶元宵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柯錦良先生,民國三十六年投效空軍,六十五年退伍後,轉任土地代書,至九十一年退休。
 
元宵是農曆年的延伸,一年第一個節氣,國人通常要過了元宵,才感覺過了年,所以依然熱鬧,家鄉飲食照樣是雞、鴨、魚、肉、蟹、蚶、魚丸、太平燕,豐盛極了。
燕是福州特產,以瘦豬肉加粉打成肉泥,輾成紙狀,風乾後為燕皮,裹以肉餡,蒸熟,稱燕丸,與剝了殼的鴨蛋煮湯,稱太平燕,寓涵平安、吉祥之意,所謂「吃蛋講太平」是也。福州鄉下,上元不作興吃元宵,但點心店整年都在賣包肉餡者,稱為元宵丸。
我的故鄉在福州西門外的柯厝,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和相鄰村莊一樣,有座神廟,供奉自家的神明—謝仁公、大王、世子和「娘奶」。
元宵是迎娘奶的日子,家家戶戶高掛燈籠,村人享受美酒佳餚之後,把「福頭」家中的娘奶神像,抬到大埕,繞境遊行,隊伍中有數盞水月燈,裝在木桿上,呼呼作響,強烈的白光,把大地照耀得如同白晝,沿途燃放鞭炮,鑼鼓陣敲打吹奏,長長隊伍在狹小的農村路緩緩前進,一路迎入廟中。我七歲時,家裡輪值一任四年「福頭」,四尊神像分身按年輪駐家中,但只有第一年算是值年,負責神誕、祭祀和迎神等事宜,嘗見祖母和父母忙著張羅這等大事,等到我家輪過「福頭」,我已是十一歲少年。
元宵前一年娶媳婦、生男孩者,稱有「喜事」,依例宰鵝為祭,名曰「翻鵝」,是自家養的;鵝長得快,諺云「年雞月鴨百日鵝」,通常在八、九月買小鵝,以老菜葉、米糠調稀飯為飼料;秋收後,接種的蘿蔔收成,拿葉子日夜餵食,最快一天可長四兩。
春節期間,廟裡人潮擁擠,香煙繚繞,祈求男丁的婦女,舉香膜拜,並偷偷在神座前花瓶中拔取油菜花,據說非常靈驗。
有喜或富裕人家,在廟埕燃放成串長炮、單響巨炮和沖天炮,聲色俱佳,絢爛久久,是壓軸好戲;男女老幼擠在廟廊觀賞,時而掩耳,時而驚呼,高潮迭起。
廚房裡,廟祝和幫忙的人把祭過的鵝各切一半,加上蘿蔔,煮成一大鍋,裝於小木桶,分置一列方桌上。煙火秀結束後,大夥圍立桌旁,大碗喝青紅酒,大塊吃鵝肉。青紅酒,是用糯米飯加紅麴發酵而成,家家自釀,宴客、自飲兩相宜;富裕人家飲陳年舊釀,窮苦者便以未熟的新釀解饞。次日,有喜人家,於午前宴請近親,謂之「吃翻鵝早」,豐盛或簡約,視財力而定,但少不了鵝肉與青紅酒。
南後街是福州燈市聚集地,簡稱後街,新年前後,熱鬧非凡,惟因少小離鄉沒去過,直到民國九十三年十月返鄉才去,雖然破舊不堪,仍可窺見當年盛況。九十七年連同三坊七巷整建,一年前又是遊人如織,禁止車輛進入,主事者非常用心,維持舊觀,只是未見燈市。
我們家自民國三十五年底,即先後渡海來臺,定居臺北,年年元宵夜,見艋舺青山宮、龍山寺等廟宇,人潮洶湧,尤以青山宮為最;松山和三張犁、六張犁,當時仍是市郊小鎮,後來市區擴大,連成一體。慈佑宮的花燈,想必同樣精美,可惜當時未聞其名。
當年花燈都屬單盞,除傳統樣式外,有人物、動物、花卉、關刀、飛機…等,以薄竹片為骨,精工裱褙,異於家鄉的是以燈泡代蠟燭,燈光穩定,搖曳明滅的景象不見了,小小差異,情趣卻變化很大。
光陰似箭,年年歲歲燈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
五、六十年代,出現電動花燈,新奇刺激,全臺競相仿效、創新,以北港媽祖廟最富盛名。六十四年元宵次日專程前往,途中遙見北港溪水中花燈,璀璨絢麗,廟中人山人海,每座花燈都有故事,如三顧茅廬、八仙過海等,當時拍攝的幻燈片,因年久散失僅餘一幀。
今龍年正月初五,再到北港,是在白天,北港溪橋頭以巨大千里眼、順風耳神像迎賓,溪畔噴泉圍繞媽祖金身,朝天宮依舊廟相莊嚴,香火鼎盛,燈籠處處,惟那時元宵未至,花燈尚未現身。
三十餘年前遷居臺北市東區,附近位於四獸山登山口的慈惠堂,每年不惜巨資,打造主題花燈,元宵前後,鞭炮、煙火聲不斷,上屋頂陽台,即可觀賞。
六十六年,觀光局訂元宵為觀光節;七十九年起在中正紀念堂展覽花燈,多以當年生肖為主題,參展者精益求精,變化萬端,佐以燈謎等活動,城開不夜,引來不少觀光客。
九十年起,改稱「臺灣燈會」由各縣市輪辦;「臺北燈節」自九十四年及九十七年起移國父紀念館,與市議會、市政府連成一氣,市府頂樓雷射光束直探高空,與皓月爭輝。九十九年,為擴大宣傳花卉博覽會,虎、花二燈齊放光。
附帶一提獨特的元宵民俗,是住在臺中霧峰的岳家,兒女為老人家祝壽不在誕辰而在元宵;天色未明,備三牲、香花、果品,舉家拜天公,中午設壽筵宴客。
七十三年,岳父母八十大慶,賓客站起來挾麵,見她高舉筷子,笑瞇瞇地看著綿長的壽麵,表達久長祝福,岳父大人樂得笑容滿面,主客同慶福壽綿長。
(點閱次數:1276)